「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讀書筆記
書名: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OVERBOOKED: The Exploding Business of Travel and Tourism)
作者:伊莉莎白‧貝克(Elizabeth Becker)
譯者:吳緯疆
出版社:八旗文化
引言與摘要:
- 觀光旅遊業的印象─讓人擺脫塵囂煩惱,但不是一門嚴肅的行業。(P.12)
- 如果說戰爭與革命是上一世紀的特色,那麼對繁榮的追求以及銷售享受新財富的方式就正在塑造案十一世紀初期的面貌。同時帶來浪漫想像與嚴重危機的旅遊與觀光產業,就是這種商業活動的中心。(P.13)
- 「觀光─通往和平的護照」成為聯合國旅遊組織1967的口號,象徵他更崇高的目標,也就是開放國界,以追求更理想的國際關係與實際的獲利目的。(P.14)
- 每年有10億人在旅遊、而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從事與觀光旅遊相關產業。
- 旅遊的最初是從宗教朝聖開始。後來範圍擴大,觀光與其他產業或行為結合,涵蓋廣至例如商務會議、醫療、募款…等等。而觀光也成為貧窮國家脫離貧窮的最佳利器,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如今檢考貧窮列入其主要目標之一,此外還有改善國基間的互相了解、和平與繁榮等遠大理想。但觀光產業是一把雙面刃,雖然讓國家脫離貧窮,也可能汙染環境、降低窮人的生活水準(拉大貧富差距)、兒童被迫遭受性觀光剝削…等,蹂躪荒野地區、破壞本土文化更是旅遊引發的不良影響。(P.22-26)
- 旅遊手冊/指南的演變,最後淪文廣告業主與記者之間的腐敗關係,廣告業主提供免費的行程給記者,讓記者寫出廣告業者想要的文章內容,而非旅人真正需要的資訊。媒體圈隱瞞記者接受招待的事實,嚴重違反新聞道德。(P.32-33)
- 旅遊編輯認為,觀光產業的巨大改變以及那些變化產生的缺點無人提及:那些是正統新聞應關注的題材,不適合旅遊版。(P.36)製造這些影響的人卻不願意正視與改變,顯得不負責任。
- 政府扮演的腳色,可以開放也可以限制。永續性,則是成為近代的訴求。
心得:
法國政府極力保留法國特色,相信越是保有法國文化越能吸引觀光客,但卻拒絕公開表示政府是觀光推手,即便觀光產業已是法國重要的經濟收益,人們對於觀光產業的觀感人士認為並非一門高尚的行業。高品質觀光的關鍵在於「為住在那裏的居民進行規劃」,以波爾多之例,推動者將他城市是為他生命的一部分,認為因為沒有好好對待城市的遺產而自省,全民認同這樣的概念一起投入改變、復興,甚至將他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觀光是一個無法被外包的珍貴產業,這也是法國願意投資時間與心力在它上面的原因。在全球同質化的年代,法國觀光業卻朝著反方向前進,她專注於經營獨特、深度。即使是法國這樣嚴密規劃、尊重當地居民感受與意願的高度發展國家,仍需要面對觀光客佔領了當地人原本的生活,尤其是房地產問題。這樣的問題在威尼斯已經發生,當地人因為觀光客大量湧入、物價上漲、甚至許多富豪購買第二住宅,導致當地人在也負擔不起在威尼斯的生活與開銷,逐漸出走。觀光產業正在使這個美麗的城市凋零,政府應該有所作為。同樣是以文化觀光出名的柬埔寨,正是因為獨裁腐敗的政府,金錢導向、充滿弊端且沒有管制、規劃的政策導致當地的文化以極快的速度在消失破敗,當地人的生活更是貧富懸殊,甚至連生命、自由、財產等權利都被剝奪。當我們花錢去享受旅遊帶來的放鬆與浪漫、甚至是文化洗禮時,是否曾注意到那是用當地的人的苦難來換得的?人類的美好與惡劣,在觀光產業裡一覽無遺。
觀光消費則更突顯了資方對勞方的剝削。資方規避法規、鑽漏洞,將成本壓到最低,羊毛出在羊身上,其餘看不見而應支出的成本將轉嫁由遊客來負擔。以郵輪業來說,公司向乘客收取一流的費用,在船上工作的員工每天工作10至12小時、連續幾個月沒有休假,服務生依靠小費過活,因為資方只願意支付50美元的月薪,而除了小費,乘客支付的任何項目,都進了資方的口袋。另外像杜拜這樣不計成本的奢侈消費者取向正威脅的地球,一個晚上要價3萬7千美元(約111萬台幣)的飯店頂級套房天天客滿,殊難想像這世界的貧富差距已經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自然觀光,非洲的內戰帶來的傷害幾乎是無法彌補的,超過一百萬人的喪命、超過95%的動物物種捕殺與自然景觀的破壞,然而在戈隆戈薩國家公園裡出現了成功的例子。觀光帶來的收益才有辦法支持龐大的復甦計畫所需的支出,戈隆戈薩國家公園訓練當地的原住民成為保護這個環境的一份子,除了維護自然環境,也改善的當地原住民的生活。如何在這之間取得平衡正是現今發展的目標。
企業如今都在談論三重利益─利潤、人與地球,觀光產業尤其如此。而有關「綠色觀光」的定義仍未有太多的共識。並不是使用比較少的能源便可以稱為「綠色觀光」,聯合國基金會與雨林聯盟、聯合國環境計畫署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共同擬定「全球永續觀光準則」,以推動「永續觀光」。永續觀光這個名詞背後代表一個願望,期盼能保留世界上所有有趣、混亂以及奇特的差異。這樣的認證制度與永續觀光的慾望源自於環保運動,透過觀光活動來享受與保護景點的自然環境、人民、文化與社會。而觀光產業這個雙面刃,最困難的地方便是管理。國家地理協會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推廣了一個保護管理原則,甚至打破觀光業的禁忌,在雜誌上以文章撰寫最佳與最差的觀光景點,引起當地政府的注意進而獲得改善。而另一方面也有組織從教育從事觀光產業人員努力,嘗試從內部改變這個雙面刃產業。例如巴西,巴西政府努力維護雨林的生態,並且在保護環境的原則下推動觀光,因此獲得許多環保的獎項,而政府與人民以此為榮,亦因此獲利。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的開發中國家,其財富牽動了世界各地的權力與影響力核心,巴西的永續觀光與生態環境將會成為世界的指標。「如果沒有猴子、沒有鳥、沒有雨林,我們的觀光客還能去哪裡?」航空與旅遊公司自然之門的執行長如此說道,這表示企業或政府在推動觀光同時,更承認了地球生態遠比利潤來的更重要。
20世紀初,中國成為一個共產國家,並經歷的階級鬥爭、文化大革命的激烈改變,於1970年代開始開放,為改變中國封閉、落後的形象,在極權統治下再次以極快的速度將中國搖身一變成為工業、觀光大國,舊有的城市風貌消失,取而代之是比先進國家更密集的水泥叢林與工廠。隨時間推移開放,崛起的經濟與旅遊息息相關,中國擁有廣闊的土地、多樣的景觀、久遠的文化,更擁有全球最多人口的驚人消費能力,中國人試圖操控政治,緊抓佔全國兩成經濟收益的觀光業,即使經歷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浩劫、中國人民的文化水平也尚未完全提升、中國政府對於觀光產業的種種限制,世界各國仍十分看重這塊市場且歡迎中國遊客的到來。在中國政府寫好的劇本之下,導遊會告訴觀光客政府想傳達的訊息,這樣的標準說法當然不會有人告訴你,北京驚人的鳥巢、水立方等進步又美麗的建築,是無視多少人的房屋土地權利強拆換來的,亦不會有人承認西安的空氣汙染是因為過度開發所造成的。提到西藏,中國政府強行打開這充滿神秘面紗的大門,以青藏鐵路作為長驅直入的交通工具,大肆的宣揚他們所擁有的西藏是多麼的美麗,他們的科技是多麼進步(進入西藏不再是件困難的事),然而他們卻不告訴世人,西藏的人民是多麼渴望獨立、不願意中國政府帶來的改變,封鎖了經常有人自焚、自殺表達抗議的消息,而觀光客即使知道這樣的事情,亦不會為了譴責中國政府而放棄或抵制探索西藏的機會。
當我們擁有更多的資源時,也許我們正無意識地做出了掠奪與剝削。人類所擁有的智慧與情感,是其他生物沒有的,這正是我們與眾不同也珍貴的地方,但也是惟一一種會為了生存以外的理由去掠奪殺戮的生物。世界的資源明顯的被少數人掌握,他們甚至是可以決定我們生活型態、消費模式、環境的企業家或政府。像這樣站在世界頂端,同時具有前瞻性且良善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每看完一個章節便覺得旅行的浪漫與美好,是建築在環境、生物甚至勞工的犧牲上。本書透過個國家的實例來告訴讀者,旅行帶來的可能不只是個人心靈層面的影響,更是對環境、生物甚至是其他人帶來更多影響,而這影響是好是壞,除了看旅人怎麼選擇,更要看政府與企業提供了什麼樣的選擇。旅行帶來的美好記憶,心情舒暢開闊眼界,體驗不一樣的文化與自然風景,所以許多人嚮往著要環遊世界。而我也期待地球的高度發展不只是帶來污染與破壞,更是應該以教育的方式推廣永續觀光,懂得尊重、愛護,甚至影響他人,將好的一面推廣出去。政府應要有體察人民苦難的心,將城市是為自己家的情,更要有遠見作出正確規劃的腦。旅人也要珍惜所擁有的資源,負起責任,不要讓旅遊的美只留在自己心裡。
以上是專書選讀拼拼湊湊的嘴砲內容
覺得還不錯看的一本書
值得看一下
留言列表